秦皇岛训练基地的傍晚,刚满17岁的杨舒茗在队友簇拥下吹灭生日蜡烛,几周后,她将身披国家队战袍出征女排世锦赛,成为这项赛事历史上最年轻的接应国手。
这个身高1米93的上海姑娘,正站在聚光灯与质疑声的交汇点,她是中国女排打破接应荒的答案,还是教练组的一场豪赌?
2024年U17世锦赛决赛,面对日本队的铜墙铁壁,杨舒茗轰出24分,扣球成功率飙升至65%。
当球砸在对方地板炸开闷响时,场边外籍教练惊呼:“这是中国版的埃格努! ”短短11个月内,她完成三级跳,先以未满16岁之龄跳级夺得U18亚锦赛MVP,再率U17国青问鼎世锦赛,如今直接空降成年组三大赛。
训练馆的力量区记录着杨舒茗120公斤的深蹲数据,堪比男排选手的爆发力让杠铃片叮当作响。
队内竞争,主攻唐欣已开始客串接应,技术全面的范泊宁凭0.28秒挥臂速度占据替补顺位前列。
展开全文
杨舒茗的家族血脉里流淌着排球基因,母亲沈弘,上海女排五冠王朝功臣,如今亲自打磨女儿的一传技术。
而国青主帅赵勇的破格提拔,被视为更关键的推手,正是他力排众议,让杨舒茗在U17/U18赛事独挑大梁,两个MVP奖杯成为其入主国家队的筹码。
国家队训练场上,28岁的龚翔宇反复矫正杨舒茗的垫球手势,这对相差11岁的师徒,构成中国女排最特殊的传承场景。
数
据折射出残酷对比,龚翔宇近三年承担全队42%的接应进攻,而杨舒茗在世界联赛的出场时间不足27分钟。
球迷论坛的投票暴露分歧,70%支持者认为“让未成年球员接班核心是冒险”,30%则坚信“暴力进攻才能破解欧美封锁”。
体脂秤上的数字正缓慢下降,18%的体脂率让杨舒茗摸高提升3厘米,但弹跳短板依然醒目, 更衣室里,她的储物柜贴着营养师制定的食谱:碳水占比严控28%,每日加练200次跳绳。
当记者问及与范泊宁的竞争,这个00后回答得直白:“我只关心怎么把球扣在三米线内。
秦皇岛的夕阳拉长了球员身影,杨舒茗加练发球的砰砰声在空旷场馆回荡,世锦赛倒计时牌的数字不断翻页,这个17岁少女肩上的期待与质疑,已远超一枚排球的分量,当中国女排的接应困局遇上百年一遇的少年天才,这场豪赌的底牌即将揭晓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