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这只中国队很适合这个战术,但是打好会很难,想要执行好这个战术需要几个因素:

1. 大个能投射三分,拉开球员也要有三分能力。

2. 上线掩护的球员要做出高质量的掩护。

3. 持球队员要有一定的突破能力,投射能力以及分球能力。

那接下来介绍几个打法:

一.首先1在弧顶持球4.5作为大个直接上线双掩护,2.3两底角拉开。这时候三个防守人,三个进攻方就会挤在弧顶,假设1走右侧(4这边为右侧),4给1挡拆,5往上线提到三分线外,4挡拆完从中间顺下,这时候就会出线以下几种情况:

1. 防守1的人选择绕前挡拆人,这时候1就会出线大范围投篮空间,可以直接投篮。

2. 防守方在3挡拆后选择换防,换防的大个如果扑上来就选择突破上篮,3顺下1可以传给3错位大打小。

3. 接上面,突破进去后如果底线球员协防,就将球传给底侧射手大空位投篮或者传给内切的3。

4. 如果大个在罚球线伸手防突破,就会出现投篮空间,选择投篮。

二.1在弧顶持球4.5为内线大个2.3两翼拉开。5上提,1将球传给5:

1. 这时候1可以选择绕过4,做无球掩护内切,5传给1,上篮。

2. 1选择给4做上下掩护,4迅速到弧顶,投篮或者拉开大打小。

3. 1在4掩护后给一边的3做掩护,5传球给3,空位投篮/突破。

4. 1在掩护后绕一圈给2作掩护,5传球给2投篮/突破。

三.1弧顶持球,直接将球传给一侧大个,然后迅速跑到持球大个那边,做一个手递手,大个顺势给1一个背掩护

1. 如果防守抢绕前,就选择突破

2. 如果防守人选择换防,就会出线掩护出很大空挡,选择投篮

3. 大个球员顺势顺下,就会出线大打小

这就是牛角战术最基本的几种战术变化,那为什么感觉总是打的不成功呢?

前面提到成功三要素,投篮,掩护,突破。真正的原因在于:

1. 掩护质量不高,周琦,大王掩护能让防守方很容易就能挤过掩护去缠绕1,当1被贴住,那这个战术就白布置了,又要从头再来一次。

2. 投篮太差,差到很难让防守方特地布置防外线投篮战术,不会将防守扩的很大,投篮机会出来很多,把握不住,只能怪自己。

3. 没有双能卫,投,突能力缺乏。在这只中国队里,只有郭艾伦,孙铭徽有突破能力,另外两人周鹏和小丁也因伤退出,在突破时乏力,知道中国队只会往里打,球一往内线走,五人或者四人收缩篮下,篮下那点空间挤上六七个人,上篮难度之大可以想象。

牛角战术确实是一个多变的战术,对于一支队伍的整体性要求很高,当年太阳依靠牛角战术一骑绝尘,即使现在,也是NBA出场率很高的战术,所以“牛角”这次这个“锅”是不用背了。“牛角”可以作为中国队发起战术,这很好,但是每次都只有牛角,对于战术层面,确实缺了点东西!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